香港中文大学2021版权所有
Skip Navigation Links
  • 首 页
  • 馆藏目录
  • 研究论文
  • 民间历史
  • 纪录片
  • 中国研究数据库
  • 中国发展数据库
  • 联络我们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相关文献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土地租税制度重构与地方债务融资模式转变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与实践逻辑
中国经济景气变化与政府债务风险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与基层政府税收竞争
安全、正义与绩效当代中国的行政治理改革与财政制度建构
中国预算法实施的现实路径
制度环境、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与财政预算软约束
省长管钱?——论省级领导对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
吃饭、建设,还是公共服务?——中国财政体制的逻辑与转型
财政分权与节能减排——基于转移支付的视角
1994年前后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
地方财政对本地居民偏好的回应性研究
中国财政金融体制的互动及其宏观绩效
“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及其政策启示
功能性联邦主义的中国型态及其代价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的理论分析
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政策扩张、偿债方式与居民消费
转移支付、公共品供给与政府规模的膨胀
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居民消费
财政分权度的衡量:理论及中国1985—2007年的经验分析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
文章内容
分类查询 | 关键词查询 | 作者索引 | 欢迎投稿

攫取之手:央地财政安排下的公路收费影响、成因及改革对策

陈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原载《统计研究》2014第10期

  摘要:本文实证检验了当前公路收费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我们发现过高收费水平抑制了经济发展:收费水平每提高1%会导致GDP 增长率放缓0.005%、人均GDP 降低0.03%.由此计算出该制度年社会经济成本为900亿元左右,大于其收益。该制度的负面作用通过抑制国内贸易总量并降低国内市场整合程度实现。将公路收费视为当前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追逐预算外自主收入的努力,本研究将其成因归咎于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预算内财力的不足。这些发现为政策制定者改革该制度提供了必要的成本效益参考:中央财政应加大在路网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用预算内转移支付的方式补偿改革过程中的地方政府损失。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本文收入文库时间为2014年10月。

文章来源:原载《统计研究》2014第10期
X
 欢迎投稿


  本中心“网上中国研究论文”信息中心旨在推动中国研究的信息交流,为中国研究在国内学者之间以及国内外中国学者之间学术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我们十分欢迎诸位学者踊跃投稿。您可将自己的工作论文提供给本中心,在网站的本栏目上发表,以便您的思想和理论 能够早日介绍给更多的学者。若您愿意,您可向我们提供您的联络信息,也许您能够收到其他学者有价值的反馈, 也许您还会得到您意想不到的合作研究机会。

投稿的内容可以是中国研究的各个领域,但研究方法必须是实证分析。来稿请用电子邮件的附件(attachment)形式寄给本网站中国研究文库负责人。其电子邮件的地址是:wenku@cuhk.edu.hk。 来稿文字可以中文或英文。

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