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
分类查询 |
关键词查询 |
作者索引
|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绩效——一个权利管制放松的理论视角
何一鸣/罗必良/高少慧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原载《财贸研究》2014年第4期
摘要: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理解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构建关于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博弈与经济效应模型,并运用1958—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反历史假设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管制农地产权产生租金耗散,农民因此寻租,从而获得农地的剩余索取权。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承包体制的农地制度变迁使得农地剩余索取权从国家手中转到农户手里。农民的务农积极性和农业边际产量因而提高,过去的农业资源低效配置状况从而得到改善,最终表现为农业经济绩效的提高。因此,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源于国家对农地产权管制的放松。
关键词:农地产权;管制放松;制度变迁;农业增长
作者简介:何一鸣﹙1981﹚,男,广东广州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罗必良﹙1962﹚,男,湖北监利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高少慧﹙1985﹚,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7133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地交易管制放松下农业经营组织的区位博弈机制研究:以广东为例”﹙413011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交易费用生成、权利管制放松与农地制度变革研究”﹙12C JY 050﹚.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本文收入文库时间为2014年9月。
|
|
文章来源:作者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