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2022版权所有
Skip Navigation Links
  • 首 页
  • 馆藏目录
  • 研究论文
  • 民间历史
  • 纪录片
  • 中国研究数据库
  • 中国发展数据库
  • 联络我们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相关文献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历程、演变与趋势
中等强国与中国周边外交
关系取向、礼物交换与对外援助的类型学
嵌入式外交:对中国城市外交的一种理论解释
美国的霸权地位评估与新兴大国的应对
国际体系变迁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筹划
国际规范更替的逻辑与中国应对
“联盟与战争”: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及其后果
吸引性经济权力在中国外交中的运用
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与陆地地缘政治
论中国外交的全球战略环境——基于力量结构、国际机制和观念互动的考察
地位信号、多重观众与中国外交再定位
理解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
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
论中国外交调整——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
新兴国家崛起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中国的路径选择为视角
国际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国的选择与实践
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保护战略刍论
权力的资源与运用:兼论中国外交的权力战略
和平崛起阶段的中国国家安全:目标序列与主要特点
网络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
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困境
武装的中国:千年战略传统及其外交意蕴
1949~1965年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分析
海外华人与崛起的中国:历史性、国家与国际关系
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若干思考
文章内容
分类查询 | 关键词查询 | 作者索引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发展

黄琪轩


  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

  内容提要:近几十年来,世界面临发展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削弱了世界经济的社会基础,让整个世界都面临发展困境,也使得危机的根源难以消除。世界性的发展困境主要源于美国对世界发展模式的塑造。美国通过国际组织以及理念输出等方式,用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改造了发展中国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构建之进程。国家构建的缺失使得发展中国家既无力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挑战,也无力整合国内政治经济秩序。在后危机时代,美国相对衰落,而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效仿对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制约了美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推广;中国的成功还让世界有了不同的发展理念。因此,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为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经济提供了新机会。

  关键词:发展困境;国家构建;新自由主义;中国

  作者简介: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上海,邮编:200030)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本文收入文库时间为2011年4月。

文章来源: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
X
 欢迎投稿


  本中心“网上中国研究论文”信息中心旨在推动中国研究的信息交流,为中国研究在国内学者之间以及国内外中国学者之间学术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我们十分欢迎诸位学者踊跃投稿。您可将自己的工作论文提供给本中心,在网站的本栏目上发表,以便您的思想和理论 能够早日介绍给更多的学者。若您愿意,您可向我们提供您的联络信息,也许您能够收到其他学者有价值的反馈, 也许您还会得到您意想不到的合作研究机会。

投稿的内容可以是中国研究的各个领域,但研究方法必须是实证分析。来稿请用电子邮件的附件(attachment)形式寄给本网站中国研究文库负责人。其电子邮件的地址是:wenku@cuhk.edu.hk。 来稿文字可以中文或英文。

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